法国极简史

第三回,(300AD-500AD) 罗马帝国的分裂,日耳曼人的大迁徙

回「法国极简史」

在 第二回 里我们讲到,罗马把高卢纳入版图后,划分了几大行政区,并把基督教传到了这里。但本回我们会看到,在接下来的二百年里,罗马帝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:东西分家,西罗马帝国的衰落,日耳曼人的到来。

在 500 AD 左右,那些原来的罗马行政区将被一个个日耳曼王国所取代,而在高卢这片土地上,一个法国的雏形将要诞生了。


到了公元三世纪,跨跃欧亚非大陆的罗马帝国版图实在太大了,给统治者带来极大的困扰。在 293 AD,罗马帝国的皇帝叫戴克里先(Diocletian),他做了一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举动:

他把罗马帝国分成了四块,史称四帝共治(Tetrarchy)。

在四帝共治的分划下,整个罗马帝国被分成东/西两大部分,而东部西部又各自分成一大一小两个分区,分别由大小皇帝管理:大皇帝的职位叫奥古斯都(Augustus),小皇帝的职位叫凯撒(Caesar)。

  • 东部大区(图中绿色部分),大约包括现在的埃及,土耳其,以色列,叙利亚等地,也就是靠近地中海的中东地区。由戴克里先本人担任奥古斯都(大皇帝)。
  • 东部小区(图中紫色部分),大约包括现在的希腊,马其顿,保加利亚,塞尔维亚等地,大约巴尔干半岛。由戴克里先的女婿伽列里乌斯(Galerius)担任凯撒(小皇帝)。
  • 西部大区(图中黄色部分),大约包括现在的北非,西班牙,意大利等地。戴克里先的战友马克西米安(Maximian)任西部奥古斯都(大皇帝)。
  • 西部小区(图中红色部分),大约包括现在的法国,英国,瑞士等地。由马克西米安的女婿君士坦提乌斯(Constantius)担任凯撒(小皇帝)。

我们这个系列的关注点高卢,再加上英国,构成了西部的小区。

Map of the Roman Empire under the tetrarchy, post 299 AD

从四个地区的分割看来,猜测是戴克里先把重要的留给自己,把重要的留给大皇帝。

所以如果比较当时(300AD)的地理经济文化繁荣,应该是和今天正好相反的:东部(西亚)比西部(欧洲)重要,南部(北非)比北部(欧洲)繁荣。

顺便说一句题外话:降孙皓三分归一统,发生在公元 280 年。所以戴克里先四分罗马,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三家归晋之后不久。


戴克里先的下一任罗马皇帝,是大名鼎鼎的君士坦丁大帝(Constantine the Great)。他干了三件大事:

  • 通过一番艰苦的内战,把四帝共治的罗马各部又统一了;
  • 他皈依了基督教;
  • 从罗马迁都,搬到了东部的君士坦丁堡(Constantinople),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(Istanbul

那你说他的前任四分罗马,到他这届又统一回去,不是白折腾么?

不是的。在这么分而复合过一次之后,罗马帝国东西分治的理念已成。在此后的近两百年里,虽然也有过几任皇帝是一个人同时领导东西两部,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东西分治,而且东西方渐行渐远:

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,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,信仰东正教(Eastern Orthodox);

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,以拉丁语为官方语言,信仰天主教(Western Catholicism)。

Lunar night in the Constantinople, 1862, by Ivan Aivazovsky (1817-1900)

不得不承认,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定在君士坦丁堡,是个绝佳的地理选择。这里一大半临海,交通极为方便不说,在冷兵器时代,沿海的部分是相当易守难攻的。他们又在临着陆地的那部分城外挖了很宽的护城河,沿陆地,沿海的四围都建造了极厚极高的城墙保护。

到了 350 AD 以后,一波又一波的外敌,不管来的多么气势汹汹,到了这里都是无功而返。有些捡软柿子捏的,就转去进攻西边了。

所以西罗马帝国在 476 AD 灭亡,而东罗马帝国,一直延续到了 1453 AD,整整比西部多活了将近一千年!

因为这里在迁都之前的名字是希腊古城拜占庭(Byzantium),所以东罗马帝国后来被称作拜占庭帝国(Byzantine Empire)。

君士坦丁堡:易守难攻

好,交代完罗马帝国的大概局势(300-450 AD),我们要开始说日耳曼人(Germanic peoples)了。

首先澄清一个简单的问题:虽然日耳曼(Germanic)的英文和今天德国(German)这个词有些类似,但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。我们后面会看到,今天的德国人只是当年日耳曼人里面很小一部分部落的后裔。

罗马人把外族大概分为三类: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凯尔特人(Celts),日耳曼人,还有斯拉夫人(Slavs)。其中凯尔特人主要居住在高卢和英格兰,都是罗马帝国境内,莱茵河以西。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则住在中欧,东欧和北欧,莱茵河以东,多瑙河以北。

大自说来,日耳曼人住的近,挨着罗马帝国的边境以外,斯拉夫人则更远一些。

到了 370 AD 左右,地处中亚的匈人(Huns)开始崛起扩张。在下面的地图里,匈人从右上角,即中亚和欧洲的东北方向开始,往南往西扩张,给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日耳曼人极大的压力。

日耳曼人打不过匈人,只好往罗马帝国境内逃。这里既包含了大规模的和平迁徙,也包含了各种规模的暴力战争,史称民族大迁徙,the Great Migration

咱们前面说过,此时东罗马帝国蒸蒸日上,方兴未艾,而西部则经营的不怎么样。柿子要拣软的捏,于是一波又一波的日耳曼部落,源源不绝的涌入了西罗马帝国。

Migration into the Roman Empire

日耳曼人又分为很多很多不同的子部落,其中比较重要的有:

西哥特人(Visigoths):他们迁徙进入罗马境内后,占据了意大利区,并于 410 AD 洗劫罗马城。后来逐渐的被往西边赶,最后在今天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定居;

东哥特人(Ostrogoths):他们在西哥特人稍后穿越多瑙河进入罗马境内,在西哥特人离开之后占据了意大利区;

汪达尔人(Vandals):他们一路途径今天的德国,法国,西班牙等地,最后绕到地中海以南的北非定居;

法兰克人(Franks),和勃艮第人(Burgundians),这两个部落穿越莱茵河进入高卢地区。他们慢慢的把上面刚提到的西哥特人的边境往南推,逐渐形成了后来大法国的雏形;

盎格鲁人(Angles),和撒克逊人(Saxons):他们穿过英吉利海峡,跑到英国定居;

伦巴第人(Lombards):他们到的最晚,在东哥特人衰落之后,占据了意大利北部。


尘埃落定,东罗马帝国巍然屹立。

匈人盛极一时,但在他们的大首领阿提拉(Attila the Hun)死后慢慢衰落了。

民族大迁徙,日耳曼人的众部落占据了西欧和北非,斯拉夫人则占据了前者离开后留下的地盘,也就是今天的中欧和东欧。

日耳曼人里面,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占据了高卢地区。他们将是我们下一回的主角。

东罗马帝国,西日耳曼众国,c. 520 AD

Leave a comment